他管那俩人叫新“三巨头”,我当时真以为手机坏了,刷新了好几遍。
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的一把手,叫德米特里耶夫,突然发了张斯大林、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的老照片。他说普京和特朗普,就是当代的这个组合,能阻止世界大战。这比喻,怎么说呢,大胆得有点吓人,也让人觉得莫斯科是不是有人坐不住了,想找个台阶下。
这想法挺好。可就在他发帖的时候,基辅的政府大楼正结结实实地挨了几发导弹,这是开战以来头一遭。乌克兰国防部长什梅加尔自己都承认,俄军的攻击规模已经到了“创纪录水平”。一边有人在网上畅想和平,一边是现实里创纪录的轰炸,这时间最讽刺的莫过于此。
镜头拉回华盛顿,特朗普又在白宫放狠话,说第二轮反击已经“上膛”,随时要来。可记者追着问具体是什么,他却一个字都吐不出来。这更像是一场表演,主要观众是他国内的支持者。他需要看起来强硬,但真要他做什么,他又得掂量掂量。
普京似乎早就看透了这一点。他的玩法简单得多,也粗暴得多。在前线,他把攻势拉满,根本不给喘息的机会。但在谈判桌上,他又总留着一扇门。他警告北约,你们的人敢踏进乌克兰,就别怪我的导弹不长眼。可话锋一转,又说只要协议能谈成,安全保障什么的都好说。这套软硬兼施的组合拳,分明是在说:你们可以选,要么坐下来听我的条件,要么就继续挨打。
现在的美国,其实挺尴尬的。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(EIA)去年的数据,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虽然有所降低,但要完全摆脱,至少还需要三到五年。这期间,美国的页岩气根本补不上那么大的窟窿。更别提天上那个国际空间站了,美国宇航员想上去,还得花大价钱坐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。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依赖,特朗普的制裁威胁听起来,就显得有点底气不足。
记得不久前在阿拉斯加,特朗普和普京还握手言欢,全世界都以为关系要解冻了。结果呢?人一分开,美国就带着一帮小弟继续围堵,法国甚至跳出来说要联合26个欧洲国家派兵。这乱糟糟的局面里,泽连斯基是最难受的。首都都被炸了,这时候要是松口,国内的民众没法交代。可硬扛下去,又能扛多久?
所以,一个在华盛顿表演着他那套“极限施压”,另一个在莫斯科一边制造废墟一边暗示可以握手。他们都在说话,却又好像谁也没在听对方说什么。真正被听见的,只有远处传来的爆炸声。
配资炒股网站选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